时间:2023-04-13 18:34:31 | 浏览:1863
说起胃癌、肠癌之类的消化系统癌症,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中国。其实这并不稀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癌症负担解读的数据,大约50%的胃癌患者在中国,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一跃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位。
而消化系统癌症,必然和饮食息息相关。因此很多人也借此批判中餐,认为中餐虽然美味,但有着刺激性强,重油重辣等缺点,更容易对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但在今天,这个“黑锅”,我们中餐可能不用背了: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实行“西式饮食”,反而更加容易增加肠癌风险。
这项研究被发表在著名期刊《Gastroenterology》上,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领头,并且根据13万名受试者的前瞻队列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所谓的“西式饮食”,指的是具有西方餐食传统的饮食习惯:即富含红肉、加工肉类(牛排,香肠等)以及精制化合物(汉堡,面包等)。
通过对13万名多年吃“西餐”的人群随访,并且经过PCR检测发现,其中有3200人,在调查结束以后患上了结直肠癌,并且携带了标志性的pks阳性大肠杆菌。
也就是说,通过研究表明,坚持“西式饮食”的人群,更容易被一种和结肠癌高度相关的大肠杆菌所感染,从而增加自身肠癌风险,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相比于普通饮食人群,坚持西式饮食的结肠癌风险,要提高到3到4倍之多。
总而言之,和往日“中餐致癌”的传统观念不同,科学研究证明,以“红肉,精致碳水”为代表的“西餐”,其实有着更高的肠癌风险。
中餐的“黑锅”被甩掉了,固然值得高兴,但也有细心的朋友发现:既然西餐更容易诱发肠癌,为何我国的肠癌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根据文章开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我国肠癌率依旧排名世界第二位。这又是为什么?
根据实验结果,以及综合国情环境来看,主要有3个主要原因:
原因一:虽不吃“西餐”,但神似“西餐”
研究中有提到,之所以“西式饮食”会增加肠癌风险,在于“红肉及加工红肉、精制碳水”这两个因素。
虽然我们国人大多数吃中餐,但仍旧可能和这两个致癌因素“沾边”:
比如我们常吃的火锅、烧烤,集中了牛肉卷,火锅丸子等多种红肉及加工红肉部分;以及现在大多数国人的主食都是白米白面,同样属于精细碳水。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吃的是中餐,但现代饮食的内核,依旧包含相同的致癌因素。
原因二:存在其他致癌因素
除了饮食以外,其他的因素也会增加肠癌风险:
比如先天遗传因素:中国因为人口庞大,携带肠癌基因的人自然也会更多,人数基数大,肠癌的患病率自然也会提高。
行为习惯因素:例如久坐之类的习惯,同样也会对直肠末端造成压迫,血液循环不畅,长此以往,从而增加肠癌的罹患风险。
还有例如抽烟、熬夜,压力过大等因素,也会增加罹患肠癌的风险,有此类习惯的朋友要尽快改掉。
原因三:对肠癌筛查的意识不够
这一点我们要承认,相比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国人的体检意识并不高。根据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提供的数据:
我国人口比例中,进行过肠癌筛查的人数甚至不足20%,而美国,日本等国家接受筛查的比例超过60%。肠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朗,加上没有足够的筛查意识,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症并治疗,肠癌的风险和罹患概率也会因此提高。
由此可见,虽然“西式饮食”更易诱发肠癌。但在例如饮食结构、习惯因素、以及肠癌筛查意识方面,我们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国人吃中餐,但肠癌风险依旧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想要降低肠癌风险,更好地进行预防,也要从问题方面入手。
①饮食方面:
例如火锅,烧烤等“类西方饮食”食物要尽量少吃;同时,减少“精致碳水”摄入,养成适当食用粗粮的习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参考标准,每天食用主食三分之一的粗粮,相对合适。
②习惯方面:
主要要改掉“久坐”这一习惯。尤其是职场中人,避免不了长期伏案工作,可以在坐下1到2个小时的时候,站起来稍微活动一下,改善直肠末端的血液循环,降低肠癌风险。
另外,例如吸烟,饮酒,熬夜等其他致癌因素,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改善。
③体检方面:
定期进行肠癌筛查,是防治肠癌最有力的手段。例如肠镜,直肠指检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临床数据,早期肠癌筛查检出率甚至超过90%。
一般情况下,推荐每隔4到5年进行一次肠癌筛查;如果存在家族肠癌病史的人群,推荐每隔1到2年检查一次;对于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人群而言,同样也建议1年检查一次。定期检测肠道健康情况,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方法。
总而言之,虽然“西餐”的直肠癌风险更大,但这并不是我们放松的理由,在日常饮食,作息,检查等各个方面,依旧要加以重视,才是对健康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2010年,在美国参议院的最高法官任命仪式听证会上,参议院格莱厄姆向时任大法官提名人伊莉娜提问:你们圣诞节那天会在什么地方?伊莉娜毫不犹豫的回答:和所有的犹太人一样,圣诞节我们全家会在中餐馆吃饭。中餐确实美味,对于我们这些早已熟知中餐滋味的
中国的西餐厅就像“归国留学生”以前很稀奇现在越来越多虽然已经“不值钱”,但依然很“花钱”所以吃西餐体验“西餐”类似通过留学生了解国外文化虽然也能感受到,总归不够“本土”更别说,有很多西餐厅出品堪比留学混了个不被承认的学历还忘了自己的“姓”一
相信很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在家做饭的经验,掌握了最基本的家庭烹饪技巧,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并不是难事。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在此基础上做出西餐的效果呢?这就带大家来看看做出西餐的妙招!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里的西餐指的是欧美地区的家常菜。按照他
俄式西餐不只有烤大串还有烤肉馅法式西餐一地一味儿还有“腌酸菜”英国西餐早餐吃得最丰盛冰城老外带你做地道家常西餐生活报记者薛宏莉西餐传入哈尔滨,已有120多年历史。去年,哈尔滨更是被命名为国内唯一的“中国西餐之都”。“中菜西吃”、“西菜中吃”
西餐,顾名思义是西方国家的餐食。西餐的准确称呼应为欧洲美食,或欧式餐饮。其菜式料理与中国菜不同,西餐的主要特点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观,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等。而当下,西餐也成为了浪漫优雅的代名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西餐主厨充满了向往,那么
大河网讯 欧米奇西点西餐学院是集团公司办学,母公司中国东方教育已于6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在西点西餐培训颇受青睐的当下,郑州欧米奇西点西餐学院的到来可以说是恰逢其时。7月9日,大河网邀请到郑州欧米奇西点西餐学院校长助理妮可,请她就欧米奇西点
编者按:根据近期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显示,英国人外卖最爱点的食物第一名是中餐,甚至取代了他们的“国菜”炸鱼薯条;而今年,中式麻辣烫店在韩国的爆火也吸引了媒体的争相关注和报道,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在日本,钵钵鸡备受热捧;在德国,大大小小的中
综艺节目《中餐厅》第三季落下帷幕,中餐出海的努力远远不止发生在银幕上,而且历史也久远的多。“土气”餐厅店名背后是什么?什么样的中餐在海外受欢迎?中餐出海这么久有什么新变化?一个城市中能拥有多少类型的中餐厅?澎湃新闻(www.thepaper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周欣嫒)日前,2018中国餐饮高端峰会公布数据称,当前海外中餐厅数已超过60万家。随着“中国味道”在“洋粉丝”中愈发叫座叫好,海外中餐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回顾中餐出海历史,大致可分为两次浪潮。第一次约为160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外国小哥,励志要在一年之内吃遍中国,三年过去了,小伙儿还没从四川出来呢。等从四川出来了,母语都忘了。可见中国美食种类之多。我们的中国饮食文化,不仅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整个亚洲的饮食,甚至还影响了西方饮食文化,
中餐爆红全球,去年时分央视曾经报道麻辣烫在韩国火爆、水煮鱼席卷日本,就连海底捞都在国外甚为流行。为此,海底捞的老板张勇曾说:“海底捞在国外受欢迎更重要的还是感谢中国的崛起。”因此,中餐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标志和象征之一,但是市场的容量毕竟是有
来源:【中国食品报】——访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餐概论》作者刘广伟中餐是什么?有人说,中餐是烹饪,中餐是菜肴,中餐是餐饮业,中餐是饮食文化,这些回答都不够全面。“中餐是以中国传统烹饪、发酵、碎解技艺制作食物和箸食的整体范式。
食随人行,中国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中餐馆的开张,中国的饮食风俗就传播到哪里。在西餐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餐也稳扎稳打地打开了世界市场。在西餐进入中国之际,中式饭馆在海外的发展也形成规模。早在乾嘉时期(指的是乾隆和嘉庆共同在位的时期,1795
有网友说在法国的日餐超级贵,中餐却很便宜,搞不懂,我们明明比他们好吃太多,却卖不出他们的价钱,为什么呢?因为日餐在高级餐饮中的地位很高。一、各榜单排名情况综合各项排名,流行度排名前3的菜系是意大利菜、印度菜和中餐,意大利菜以明显优势领先其余
(东西问)保罗·弗里德曼:美国中餐的发展趋势是创新型中餐吗?中新社纽约1月30日电 题:保罗·弗里德曼:美国中餐的发展趋势是创新型中餐吗?中新社记者 王帆中餐在美国流行已逾百年,近年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创新型中餐在美国日益流行,一批精品快